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每年公历3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春分的意思,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春季。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
春分节气,昼夜平分,寒暑平衡,是养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节,我们可以借助中医艾灸的力量,来调养身体,增强免疫力,迎接美好的春天。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具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黄帝内经》中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如果失去了阳气的滋养,就会影响健康和寿命。
在春分季节进行艾灸,有助于补充人体的阳气,促进气血运行,特别是对于一些寒性体质、容易手脚冰凉的人来说,艾灸更是一种极佳的养生方式。
福州长安中医院成人中医康复科目前开展多种中医特色艾灸方法,包括:葫芦灸、温针灸、艾箱灸、艾柱灸、疤痕灸、隔姜灸、督脉灸等,均有不同功效。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成人中医康复科分享的春分艾灸的养生要点和方法吧——
春分艾灸可以选择大椎、足三里、关元、涌泉等穴位。这些穴位具有调理脏腑、补益气血、增强体质的作用。
将艾条点燃后,放在穴位上方 3-5 厘米处,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个穴位灸 10-15 分钟,每天 1-2 次。
中医特色艾灸方法包括:葫芦灸、温针灸、艾箱灸、艾柱灸、疤痕灸、隔姜灸、督脉灸等。
用药粉、艾条和葫芦完美搭配,采用道家古代葫芦灸法,依托葫芦特殊的形状质地,将药艾气化后的高密度能量聚于要调理的病灶部位,药乘艾之功,艾借药之效。
又称“铺灸”“长蛇灸”,是将铺灸材料铺在人体脊背正中上,用艾绒点燃灸之。
利用姜片将艾柱与施灸部位皮肤隔开,借用姜片和艾柱的特性发挥协同作用以达到治疗效果。
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
通过艾绒或艾条点燃后放入艾箱中,将其放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治疗。
将艾绒用手搓成圆锥形或圆柱形的艾柱直接或间接放置于施术的部位点燃进行治疗。
又称“米粒灸”,是将艾绒搓至米粒大小,直接放于经络腧穴上燃烧,至病人觉灼热时取下,以达到刺激穴位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时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艾烟过浓。艾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风着凉。同时,艾灸并非人人适宜,如有发热、皮肤过敏等情况应暂停艾灸。具体可以咨询专业人员。
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春笋、菠菜、香椿等,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另外荞麦、米仁、红小豆、豆浆、芝麻、山药等可以长期食用。
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多做户外活动,伸展身体,不仅能帮助适应春天气候的特点,还能让自己一整天精力充沛,减少困倦。
着装免受寒冷,注意衣服的增减程度,不要穿太少的衣服。民间说春捂秋冻,春分着衣,最重要的是“春捂”,防范病邪入侵。穿衣时可以“下厚上薄”,不要过早的减少衣物,尤其要注意脚下保暖,注意鞋子和袜子。
春分至,春意浓,
让我们在春分时节,
通过艾灸来调养身心,
迎接健康美好的生活!
福州长安中医院成人中医康复科是由一群经验丰富、专业精湛的中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组成。科室秉持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采用针灸、推拿、艾灸、刮痧、拔罐药浴等中医特色疗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我们致力于预防与治疗并重,注重患者的功能恢复和身心健康。通过我们的努力,许多中风偏瘫、脊髓损伤、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病、肩周炎、肌筋膜炎、各类运动损伤、骨科术后等疾病导致的疼痛、吞咽功能障碍、活动障碍,以及呼吸系统、心血管等相关疾病患者成功实现了康复,重新回归健康生活。
目前科室开展的现代康复治疗项目包括:大小关节松动训练、脊柱关节松动训练、肢体平衡功能训练、运动协调性训练、转移动作训练、器械运动训练、吞咽功能训练、手功能训练、言语训练、日常生活功能训练等。
开展的中医传统治疗项目有:针灸(微针、滞动针,超微针刀、火针、梅花针、埋针、耳针、电针、浮针)、针刺运动疗法、刮痧疗法、拔罐疗法、中药熏洗、中药封包治疗、艾灸(督灸、隔物灸、温针灸、麦粒灸)、推拿(颈、肩、腰、腿、内科疾病推拿)、穴位注射,贴敷等。
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以疗效为核心,“让患者感动”“为患者省下每一分钱”为目标,不断追求卓越,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张凤枝:15359721397
丁桂枝:18105013643
编辑 | 潘伟燕
供稿 | 庄玉凤